“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分析”“人口地理学”联合实习顺利完成

发布日期:2024-05-18   |  浏览次数:

2024年5月12日,地理科学学部“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分析”课程联合“人口地理学”课程开展了为期一天的联合实习活动,参加实习的有来自2022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以及地理科学专业的约80位学生

本次实习是北师大人文地理实践教学改革获批“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试点之后的第三次野外实践活动,主题是“产业集聚与人口流动”,旨在通过不同产业集聚区位的调查与对比分析,理解产业区位动态与人口流动过程的关系。实习活动由朱华晟、张华二位老师组织安排并亲自带队,黄珮欣、李鑫两位研究生助教负责前期准备与行程中的协调工作。当天位老师在车上引导同学们沿途观察,启发大家积极思考,并调查方法、知识关联、理论联系实践等方面提供指导师生们先后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区、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四村、唐家岭新城、中关村软件园等多地展开实地考察。



联合实习路线简图


实习第一站:中关村生命科学园

打造创新引擎,创造一流生态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重要支撑载体,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坐落于连贯海淀区与昌平区“金十字”北清路科创走廊中,聚集了顶尖创新型医药研发机构与人才,推动了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在做大做强产业集群的同时,持续拓展空间纵深,推动重大项目落地,打造昌平特色品牌IP,创建产城融合一流生态。到达生命科学园6号楼,白立涛主任带领大家观看了生命科学园的宣传片,详细介绍了生命科学园的建设背景、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之后,白立涛主任还同师生们就生命科学园配套设备、企业合作、园区规划、员工学历构成等问题展开了交流,从产业业态发展、创新人才集聚、人口居留意愿、地理综合思维等角度帮助同学们拓宽思考空间。



师生们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合影



白立涛主任为同学们讲解园区创新发展情况



白立涛主任回答同学们的疑问


实习第二站:北京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驱动科学创新,推动世界医疗

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商业化阶段的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通过构建源头创新、临床开发、生产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平台,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开发并提供创新疗法。公司公共事务部郑慧铭总监介绍了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区位选择、医药研发的运营流程与研发方向、不同地区的营商环境以及公司的员工成分构成与周边基础设施布局等内容。新颖的内容引发了同学们对于研发外包、研发合作、政策供给、企业责任、人才引进、员工生活等话题的探讨。



郑慧铭总监向同学们介绍公司创新发展情况



郑慧铭总监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实习第三站:回龙观北四村

腾退更新,打造三期园区

回龙观北四村即回龙观北部、京藏高速西侧未拆迁的史各庄、定福皇庄、东半壁店、西半壁店的统称。大巴在定福皇庄回民小学(定福皇庄村委会)停靠。定福皇庄曾为北京外来人口聚居地,如今当地居民和设施已几乎全部完成搬迁,未来将成为北京市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及“北四村”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F地块项目实施地,为北京高科技产业发展继续做出贡献。朱华晟老师、张华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本地演变发展历程、外来人口流动情况,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同学们对于城中村面临困境、未来发展方向、城市产业发展与劳动力供应等问题的探讨,随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实地考察。



张华老师为同学们讲解



朱华晟老师与同学们讨论


实习第四站:唐家岭新城

“蚁穴”改造,探索城市更新

唐家岭地区紧邻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关村软件园,曾一度成为毕业大学生的聚集地,成为“蚁族”们的主要居住场所。自2010年起,唐家岭地区启动旧村拆迁,建设唐家岭新城回迁房项目及相关配套与唐家岭产业项目,是城市更新的一个试点建设。老师们为同学们介绍了唐家岭新城的历史沿革、产业功能分布、人员组成等情况,引导同学们分区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调研。



同学们对居民进行访谈


实习第五站:中关村软件园

相融共生,优化产业环境

中关村软件园位于上风上水的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东临上地西路,西街西北旺路,北起后厂村路,南至东北旺路。作为“森林里的中关村,公园里的科学城”,中关村软件园地处中关村森林公园附近,紧邻清华、北大等名校与中科院科研院所,环境优美、人才汇聚。老师们沿途介绍了中关村软件园的历史规划、产业布局、人口属性等基本情况,并引导同学们通过访谈来调查中关村软件园居民的职住分离具体情形、居住地选择原因以及设施满意度等问题,并尝试在实习之后进一步思考高学历人口吸引与保存长期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



老师们解答同学们的疑问


在归途中,老师们就本次实习进行了总结,结合实习内容,带领同学们从资源因素、成本因素、政策因素分析企业的区位决策,乃至区域产业集聚的原因。此外,老师们还启发同学们从观察和体会中思考课程报告选题,思考城市吸引外来流动人口、并使之维持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同学们访谈调查中遇到的问题,分享野外调查经验,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一天的课程联合实习让同学们有机会通过观察感知、调查访谈,初步分析,加深对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理论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有意识地探索知识之间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提高地理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地理综合能力。至此,2024年春季学期“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分析”“人口地理学”联合实习圆满结束。

摘录部分同学实习感想如下——

在本次实习之初,企业管理层与我们深入探讨了产业园区中人才的住房安排问题,毕竟“住得好,才能干得好”。目前公司主要采取政府公租房和由企业租赁的住房相结合的模式,旨在为人才提供适宜、便捷的居住环境。此外我们在唐家岭新城对不同年龄和家庭背景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然而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部分居民的参与意愿不高。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小组采取了分头行动、持之以恒的策略,最终成功收集了17份问卷,这段经历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实地调研经验。从课程学习的角度来看,本次实习加深了我们有关产业园区设施空间分布优化和人才住房需求保障等问题的理解。这些认识对于优化产业园区的住房政策、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同时,我们实地调研时也认识到,如何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是至关重要的,这对于我们未来在人口地理和经济地理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思路指引。

——人口地理学课程 杨咏灵

在本次人口地理学的实习中,我们的小组对唐家城新区进行了深入的实地考察,通过与当地居民的面对面访谈,我们获取了宝贵的一手资料。访谈对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见证了唐家城从传统村庄到现代化新区转变的本地居民,他们亲历了这一地区的发展历程和巨大变迁;另一类是来自不同地区的外来人口,他们选择定居在北京的唐家岭新城,主要是看中了这里便捷的地理位置,便于寻找和通勤高品质的职业机会。对于迁入者而言,靠近工作地点的居住地选择是他们的首要考虑因素。目前,尽管唐家城新区尚未完全发展成为繁华的商业区,但其居住环境已有了显著的优化,基本的生活和娱乐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曾经环境脏乱差的唐家岭,已转变为一个干净、有序的居住地,这种环境整治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在该地区奋斗的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进而促进地区的持续发展。

——人口地理学课程 陈欣然

这次周末的经济地理实习,老师带我们先是探访了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与诺诚健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又去了唐家岭与中关村软件园进行实地访谈,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良多。在生命园,负责人给我们讲解了生命园的建设过程,产业的优势和痛点,在朱老师对负责人的提问过程中,我对区域分析有了更实质的观感,也对课程上的内容能够更加的融会贯通。另一位负责人的讲解中,我主要了解北京作为首都,与其他地区在功能上的差异,以及这差异对各行各业的影响,打开了我新的视角。在实地访谈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找到合适的访谈对象,如何礼貌且条理清晰地提出自己的问题。随着一次次失败与成功,我们也逐渐摸到了窍门,收货了宝贵的访谈经验。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分析课程 刘雨萌

在本次的经济地理学实习过程中,我有很多方面的收获。在“生命谷”的实习中,我们通过诺诚健华公司代表人的发言认识到该区域产业集聚的现象,政策支持划定园区、利用附近高校如清华北大的实验室条件、在产品研发、临床过程中有合作公司、外包公司等都是产业集聚的有利条件。这些并不是在一问一答中直接看到的经济地理学现象,而是通过采访,代表人并不了解经济地理学的专有名词,但我们可以从其对于生产过程的介绍中提炼他们公司选址的区位因素。通过在唐家岭开展小组调查,我们也更了解到北京外来人口数量的庞大,学会了通过采访收集信息,也进一步引发了对“人随产业走还是产业跟人走”的思考。

——经济地理学与区域分析课程 李泽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