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活动在太平洋在线会员官方网房山综合实验基地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响应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5月22日至28日)开展公众开放活动的号召,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功能,增强公众对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的认知,拓展公众视野,坚定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与决心。
房山综合实验基地接待老师与参观教师一行合影留念
下午14时,由北京市各中学地理老师、教育研究院教研员等组成的参观队伍陆续抵达太平洋在线会员官方网房山综合实验基地。在实验室张峰老师和高晓飞老师的热情接待下,老师们先后参观了风沙环境与工程实验室、土壤侵蚀模拟实验室、水旱灾害模拟实验室和地震振动模拟实验室,并就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和地理实践教学课题等展开了深入交流,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参观活动。
了解房山综合实验基地基本情况
在张峰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参观了风沙环境与工程实验室,并与实验室内正在进行课题项目研究的学生进行了简单的交流,深刻了解了风洞设备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利用风洞设备进行土壤风蚀模拟实验的原理、设计与实现过程,此外还了解了风沙环境与工程实验室正在开展的相关实验,进而对土壤风蚀运动的过程与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参观大型风洞设备
张峰老师介绍中型风洞设备
在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内,高晓飞老师重点介绍了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系统,对人工模拟降雨的原理、作用和意义等逐一介绍,并通过人工模拟降雨演示,让参观的老师们更直观地感受了降雨过程,也进一步了解了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在参观室外土壤可蚀性径流小区与土壤耕作措施试验地的过程中,高晓飞老师对土壤侵蚀的机理、过程及效应评价等进行了阐述,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高晓飞老师介绍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系统
参观土壤可蚀性径流小区
在室外水旱灾害模拟试验地,实验室正在进行课题实验的学生以不同水分条件下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自动化光谱观测实验为例,向老师们介绍了水旱灾害模拟实验的设计与实现,阐述了利用农作物的冠层光谱数据,结合同时期观测获取的生长因子参数和环境因子参数,从而研究一种新的遥感干旱监测与评估方法。
了解水旱灾害模拟观测实验
在地震振动模拟实验室,老师们通过张峰老师的讲解,了解了地震振动台设备的基本情况,以及当前开展的振动模拟相关实验,包括原状黄土物理力学参数测试、黄土斜坡模型与天然斜坡相似理论研究、研究地震动参数下斜坡模型地震动力响应规律,以及地震作用下斜坡模型的破坏过程和结构面作用等。
参观地震模拟振动台设备
参观结束后,老师们在实验基地会议室汇聚一堂,围绕2021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畅所欲言,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教育事业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党领导下的科技发展历程、教育事业发展的光辉历史和取得的重大成就等展开了重点讨论和回顾。
结合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进行座谈研讨
回望百年,党的辉煌历史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壮大的奋斗史、成长史,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此次太平洋在线会员官方网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公众开放参观活动的成功举办,既是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体现,同时也为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