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7日上午11时,由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优秀青年人才委员会筹办,学部研究生党支部(第5—8支部)协办的2022年自然资源学院研究生午间学术沙龙活动第4期在京师科技大厦B座1226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王佩教授主持。会议开始,王佩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午间学术沙龙的主要内容,刘芦萌和夏楠两位报告人做了汇报,来自学部的多名同学参加了本次学术分享活动。
王佩老师主持会议
刘芦萌同学汇报的课题题目为“中国局地尺度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关系与影响因素”。刘芦萌同学的研究以人类发展指数(HDI)作为全面衡量人类福祉的指标,采用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以此来帮助理解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的关系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研究得到三点主要结论:(1)局地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和福祉关系呈现出较高的异质性,各类服务与福祉之间都存在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的关系,但是在中国可以聚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区域;(2)服务与福祉关系的空间分布主要可能与土地利用转型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当地生态系统服务生产水平有关;(3)“环保主义者悖论”和“环保主义者预期”都不能充分解释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在局地尺度上的复杂关系;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刘芦萌同学的汇报结束后,与会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就数据来源、指标选取、聚类方法、是否考虑地区差异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刘芦萌同学汇报
夏楠同学的报告题目为“北京市城郊梯度上森林氮、磷属性研究”。为研究城市化如何影响城市-郊区-自然梯度上森林土壤N、P属性的空间格局这一科学问题,夏楠同学以北京市为例,基于(1)城市中存在土壤N和P的热点(即距市中心越近,土壤N、P含量越高),(2)距市中心越近,土壤δ15N越大,(3)表层土和亚层土的N、P属性存在差异这三点假设,开展了关于城郊梯度上森林土壤N、P属性特征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土壤N、P热点的存在,表现为土壤全N、水解N、全P、有效P含量及δ15 N向城市中心增加,但同时也发现土壤N含量与δ15N从郊区到自然森林呈上升趋势,达到与城市森林土壤相当高的水平,说明自然森林土壤的N可利用性高,存在N饱和风险,可能导致负面的生态后果。(2)土壤全N和水解N含量主要受到公园年龄影响(此外还受到干路密度、MAT和MAP影响);δ15N主要受到农田占比影响(此外还受到公园年龄和MAP影响);全P和有效P含量主要受到距市中心距离影响;(3)与表层土壤相比,亚表层土壤的N、P含量较低,且N素属性对气候变量和外部N输入的敏感性较低。汇报完毕,夏楠同学和在场同学展开了较为热烈的讨论,对于采样时土壤样点选取需考虑的状况、N/P含量的影响因素如何考虑、δ15 N同位素测的何种形态N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夏楠同学汇报
沙龙活动圆满结束,促进了学部同学们之间的学习交流,拓展了大家的专业知识领域,受到与会同学的一致好评。
学术沙龙合影留念